第105页(1 / 1)

加入书签

('

在韩版中,《信号》所有的案子,都会被三位主角的上司阻拦。

而李声耀改编的自然不能这么拍,不然无法过审,在内地版中,绝大多数案子上面是非常支持主角们的行动。

只有最后一个案子,行警中有一个内鬼阻扰,最后会伏法。

而现在拍摄的这一场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年轻行警一次重大的心里转变。

他之前是只想要窝窝囊囊的过一生,混混日子就行了。

但是小女孩母亲十五年的坚守触动了他,这一刻他发誓一定要抓住凶手。

表演年轻行警的人便是郭小东,这是他这一部剧中少有的爆发戏份。

韩版有很多大喊大叫的戏份,绝大多数都被李声耀删除了。

韩版《信号》在李声耀心中没有达到《沉默的证人》,《漫长的季节》这样的高度,就是因为有些比较多余的设定,非常出戏。

比如为了反转,不断的加难度。

比如为了带动观众情绪,年轻行警经常大喊大叫。

比如为了一些猎奇的镜头,故弄玄虚。

其实没有必要,优秀的刑侦剧,必然是真实的,反应一个时代,是对一群人的深刻研究。

当然有一些重要心里转变的剧情,必须要保留。

比如现在要拍摄的这一场戏。

年轻行警带着愤怒,正义,充满力量的呐喊,向罪犯宣战。

郭小东早就看了剧本,现在就是考验他演技的时候。

李声耀给了郭小东一些时间准备,这才挥手拍摄。

“我知道你是谁,你以前在青山精神病院工作,三十五岁左右,你爱慕虚荣,喜欢买高档的化妆品,你杀了那个孩子,你还杀了你的搭档,我一定会抓住你,你逃不掉。”

韩版的设定是有追诉期,所以男女主争分夺秒的要抓住凶手。

而内地虽然也有追诉期,但是杀人案这样的重大案件,内地是可以无限期追诉的。

所以韩版的设定不能用。

不过没关系,李声耀改成凶手已经准备离开沪城,飞往漂亮国,男女主不抓住她,这个充满罪恶的女人就会彻底逍遥法外。

一样是倒计时的设定。

另外韩版年轻行警是罪犯侧写师,而内地没有这个职业,李声耀改成一个喜欢心理学的警校高材生。

此时郭小东在镜头前,一脸愤怒将那些台词喊了出来。

他大概是专注于“怒”上面了,正义,力量感少了一些,喊的有些生硬。

就像是一个人摔了一跤,无能狂怒的感觉。

李声耀摇摇头,喊停之后,来到了郭小东跟前,随后跟他说出了拍摄要求。

郭小东认真想了想,随后便接着拍,不过接下来连续拍了三遍,效果都不好。

李声耀发现郭小东有些分心,他随后注意到在剧组外边,很多记者拿着照相机盯着。

“你不喜欢那些记者吗?”

郭小东抓了抓头,不好意思说道:“导演,你现在名气大,我怕演不好,搞砸你的口碑。”

“砸个屁,就你也能砸我口碑,赶快认真演,不要理会那些记者,NG就NG了,很多演员都会NG,我的剧组一样如此。”

就在此时,一名剧情顾问,也就是一位退役老行警站了出来,“小伙子,我来演一遍,你学着点,肯定行。”

李声耀闻言一笑,拍了拍手,“来,我们欢迎刘叔给我们演一遍。”

老行警想要过一把戏瘾,随后站在镜头前,抑扬顿挫,满是感情说出了刚刚那一段台词。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中气十足,那个台词就像是有一股气,喊出来之后,带着“正义”二字。

李声耀没想到老行警能演的这么好,忍不住拍手鼓掌,“好,演的好。”

老行警亦是得意,“导演,等会儿给我们哥几个安排几个角色,路人也行,让我们过过瘾。”

“没问题。”

李声耀让老行警坐下来休息,随后对郭小东说道:“看到了吗,刚刚刘叔喊出那些话,不仅仅有愤怒,还有力量,自信,这是心中怀着正义永存的信念,有着必胜的决心。”

郭小东低下头想了想,随后点点头,“导演,给我一点时间,我感受一下。”

“好,仔细想想。”

李声耀随后不搭理郭小东,来到了几位剧情顾问跟前,跟他们闲聊,说以前侦查案件的事。

十五分钟后,郭小东举起手,说自己准备好了。

接着拍摄继续,这一次郭小东喊的果然好得多,不仅仅是眼睛,声音中亦是带着一股正义必胜的信念感。

不过还没有到李声耀满意的程度,又拍了四遍,这才让李声耀满意。

他拍手喊道:“很好,我们准备下一场戏。”

片场外边,很多记者都看到了这一幕,来自津城的卓尾自然也知道了。

他立即写下了自己的新闻标题。

“李声耀精益求精,足足拍了九遍才完成。”

也有一些记者,他们记录下来了,标题要损的多。

“郭小东让人大失所望,表现不如素人大爷。”

“连拍九遍,李声耀失望暴怒,郭小东或是付不起的阿斗。”

“沪城的十一月,因为郭小东更冷了。”

卓尾注意到了,轻笑摇头。

他觉得现在李声耀名声正好,老百姓都喜欢仅仅李声耀好一面的新闻,那些不好的新闻,他们不爱看。

这几个人这样写,一定没有人看。

此时片场里边正在准备下一场戏,李声耀拿着一个笔记本在写什么,卓尾想了想,随后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

接着记下了一句话。

“李声耀导演专注工作,他是内娱榜样。”

他打算以后捧着李声耀,跟这位未来的大导演处好关系,因此都是好话。

之前他吹《冬季恋歌》就给报社带来更多的销量,他相信现在《信号》依旧可以。

第125章 华宜的邀请

2001年11月14号上午10点,沪城还是非常冷,来自北方的寒风呼呼的吹。

《信号》剧组拍摄片场,李声耀让人清理出一张小桌子,几张椅子,以及一块空地。

他刚刚接到了电话,说是《布衣知县梵如花》剧组等会儿会过来拜访。

这部剧由张国利执导,主角便是张国利和张铁淋,王岗在里边客串,女主角是刘梓。

片场拍摄,有人来探班是常有的事。

不过李声耀之前在内娱认识的人少,他的剧组,几乎没有人来探班。

他现在名气大了许多,就算是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人,亦是会过来探班。

之前记者采访张国利,问他对李声耀的看法,张国利说了不少好话。

李声耀自然投桃报李,此时便让人准备一下,免得失了待客之道。

不久后,张国利,张铁淋,以及刘梓就过来了。

刘梓是九七级燕京电影学院的学生,算起来是赵燕子颜丹辰的师妹。

长的挺漂亮的,有一股野性,不少男人都喜欢这一款。

此时她穿着羽绒衣和牛仔裤,明明是普通的穿着,莫名却让人极有征服欲。

张国利和张铁淋这个时候都不老,两个人穿着普通,看起来毫无特色,不像明星,更像是普通上班族。

张铁淋还戴着一顶小圆帽,看着有些别扭。

李声耀暗暗观察来访的三位客人,随后将三个人迎进来,让人上茶上水果,还让郭小东他们三个人来见见人。

郭小东以前见过张国利。

张智坚虽然没啥名气,但都是一个圈子的,早就见过。

颜冰燕就更加不用说了,她是燕京人,早就认识张国利。

他们三个人过来,现场热闹许多。

“李导真会选人,他们三个人都是演技派。”

张国利寒暄了几句,随后便忍不住起身去片场四处观看。

他现在也是一名导演,尝试着自己导戏,他能看得出来,李声耀现在拍摄的《信号》细节非常多,做的非常好。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