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1 / 1)

加入书签

('

毕竟其他省份一样有不少美景,航拍一样很漂亮。

那么这样的旅游宣传片又怎么突出阿卡林省呢?

显然是做不到。

尽管航拍是最省时间,最省精力,最省经费的做法,不过李声耀还是打算另外想一个方案,算是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一些安慰和激励吧。

他仔细考虑了不少时间,最终打算学习法兰西纪录片《脸庞·村庄》的方式来制作这部旅游宣传片。

《脸庞·村庄》是法兰西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于2017年执导拍摄的纪录片。

次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然后获得了包括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在内的九处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

可以说这一部纪录片是电影史上都必然会提及的人文纪录片。

很多人觉得这部纪录片是最浪漫的电影。

电影的内容是瓦尔达与一位法兰西新潮流小哥一起在全国各处村庄旅行,纪录这些美丽的村子,然后采访这些村子的农夫,工人,家庭主妇,邮递员。

再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墙上,让这些人与他们的照片合影。

电影最后还有瓦尔达的一些回忆,讲述她过去眼中的法兰西乡村。

电影真切的表达了普通人的生活目标,生存环境,这是一部向平凡人致敬,与劳动者一起创作的电影。

里边有很多反省,观众能够感受到时代变迁下小人物的心态变化。

李声耀自然不会以纪录片的方式来拍摄这一部旅游宣传片,他只是想要借鉴这样的拍摄方式。

拍摄阿卡林省美丽的村子,勤劳的人们。

庐山,龙虎山,鄱阳湖这样的景点,其实很多同胞都知道。

李声耀觉得不需要他更多的去介绍这几个地方了,他应该介绍一些其他省份的兄弟姐妹不了解的事。

比如阿卡林省的乡村。

阿卡林省由于打工方便,加上观念传统,老百姓外出打工后,九成的人都会回老家建房子,这边的农村其实很漂亮。

或许跟江浙沪没得比,但在全国来说,绝对能排前七。

而且阿林卡省多山多树多水,温度适宜,非常适合自驾游。

在这边旅游便宜又舒心。

当然去赣北吃饭的时候,所有的菜最好都不要放辣。

因为就算是微辣,那也非常辣,菊花会难受。

李声耀打算带着摄制组,从赣南到赣北,一路开车行过,将一路上的美丽风景全部纪录下来,路过一些有趣的村子,还会下车,拍摄一些村民的面容。

然后将这些画面剪接在一起,宣传片的名字就叫《阿卡林的农村》。

预计的成本是两百万。

……

三月下旬的仁达会议结束后,李声耀就一心筹备旅游宣传片的拍摄了。

摄制组,以及汽车都是小意思。

主要还是等阿林卡那边同意这个拍摄方案。

进入四月,李声耀等到了想要的答案,随后组织人手赶到了赣洲,他将在这个阿林卡最南边的城市开始宣传片的拍摄。

实际上港岛的金像奖又一次邀请李声耀去参加,不过给他拒绝了。

金像奖的颁奖时间是四月十九号,来来回回又要耽搁几天时间。

李声耀还是想要花一个月,或者是一个多月的时间,直接的完整的将宣传片现场拍摄部分拍好。

于是从赣洲最南边的全楠开始,他们踏上了旅途。

赣南地区主要是客家人,讲客家话,像是赣洲市区那一片稍稍好些,多少有些平地。

像是全楠,龙楠,定楠,寻坞这些地方,真的到处都是大山,高速公路,铁路从这几个地方经过,隧道不断。

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比较低。

地方几乎没有优质产业。

不过这里南下打工方便,打工人赚钱了,回老家盖房子,农村还是挺漂亮的。

尤其这边污染少,真的是山清水秀。

李声耀他们的团队,一般是走省道,这样可以拍摄道路两侧的房子。

团队里边有一位摄影师,本来有鼻炎,在燕京的时候,天天早起鼻涕不断。

但是来到了全楠,第一天早起就没有鼻涕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里的空气是甜的。

赣南这边主要是客家人,绝大多数的村子都是一姓一村,你几乎可以在所有的村子找到他们的祠堂,找到他们的祖坟。

绝大多数的祠堂都修的很漂亮,祖坟一样修的很气派,据说里边放了一些金银。

“二十年前哦,那个时候小偷很多,我们村里每年都要安排两个年轻人去守祖坟,都是带刀的。”

采访了一位中年大叔,大叔颇为得意讲述着自己的事。

赣南地区重视祖先,重视宗族,同样重男轻女,因此彩礼非常高。

2009年的时候,各地彩礼已经要七八万了。

李声耀他们采访了一位刚刚结婚的小年轻。

“没办法咯,本地的就是这么贵,我追过一个湘南的女子,她看不上我。”

李声耀他们团队就是这样一路北上,经过了赣南,然后来到了吉胺,接着是抚洲,伊春,英雄城,江州。

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越往北走,山地越少,平原越多,老百姓越富有。

宋明清的时候,阿林卡都是产粮大省,依靠的正是赣北平原。

李声耀对于英雄城和江州其实没啥太大的感觉,他对于吉胺倒是情有独钟。

这个地方孕育了文天祥,杨万里,欧阳修,解缙这样的大才子。

因此经过吉胺的时候,他停留的时候甚至要比赣洲还要长。

若是往回走一千年,吉胺应该是天下才子向往之地吧。

李声耀预算是花一个月的时间拍摄完成,结果花了三十五天,五月初这才拍摄完毕。

与阿卡林省的相关负责人吃了一顿之后,他就匆匆离开了。

他打算赶紧剪接,完成之后,他就要开始宣传《飓风营救3》,根据他之前与托比的计划,《飓风营救3》在六月中旬上映。

第444章 李声耀的压力

五月的燕京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热的时候,能有二十七八度,晚上的时候就只有十几度了。

有经验的上班族,往往会准备好一件外套,万一晚上要加班了,就披上外套。

这一天的晚上,李声耀就披着一件大衣,坐在剪辑室内,哈欠连连。

这处剪辑室属于风华影视公司。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自己搞剪辑室,配音室,录音室这样的后期制作工作间了。

风华既有电影,又有电视剧,综艺,自然有自己的剪辑室。

实际上他们还在昭阳区那边买了一栋七层的楼,是一个综艺录制棚,专门录制一些室内综艺。

李声耀在阿林卡省拍摄完毕,就带到燕京剪辑了。

这一次就两个剪辑师听他指挥。

因为没得抄,加上拍摄的影像材料非常多,李声耀要从中找出他最喜欢的,自然就要不断挑选,剪辑的进度就慢的多了。

尽管是短片,不过或许要花十来天才能完成。

关于这一点,李声耀都没有预估到,这样算下来的话,这一次制作的旅游宣传片,就占用了他差不多五十天了。

说实话从时间成本来计算,并不划算。

不过想到这是他难得的为家乡做的贡献,他便没有草草应对,而是认真的,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这一次宣传片的剪辑。

昨天晚上剪辑到十点,李声耀回家后,还在脑子里构思,在稿纸上写策划,凌晨一点才睡。

今天早上六点多就起来了,中午都没有午睡,一直挺着。

到了现在,他就忍不住困了,这样的情况下,效率非常低。

不过吧,如果你这个时候回家,不一定就更好。

很多时候成绩就是熬出来的。

李声耀不打算现在回家睡觉,他打算休息一下,然后接着工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