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1 / 1)
('
朱丽叶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单纯的好奇。
而河濑直美多了一些其他的情绪,她在好奇之外,还有忐忑,不安,紧张。
她本来是不打算来看《1937》,她跟清楚岛国华夏现在虽然没有大的矛盾,但是两国的历史问题还未解决。
她以前在戛纳看《鬼子来了》就很尴尬。
《鬼子来了》后来还拿到了评审团大奖,河濑直美记得当时很多人询问她,是不是岛国军人真的像是电影里描述的一样可笑愚蠢,是不是岛国真的侵略了华夏,两国的问题是不是还未解决。
这些问题让河濑直美有些难堪。
在岛国很多导演都反战,反对战争,这一点是可以说的。
就像是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木下惠介,冈木喜八等等电影大师都拍过反战电影。
不过反对战争不代表就是认错,更不代表就是对其他亚洲受害国家的歉意。
就像是黑泽明这样的电影大师一样,他们反对战争,更多是他们经历了那个糟糕的时期,他们不喜欢那样的氛围环境。
但黑泽明从来没有说过,岛国要对侵略战争负责,要道歉。
说他同情华夏,同情半岛都是牵强附会的事。
岛国唯一公开发声,认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给亚洲国家带来伤害,岛国应该反思的电影大师是宫崎骏。
只有这位当着记者面说过这样的话。
河濑直美很清楚岛国的舆论,其实绝大多数民众并不认为侵略战争有错。
也就是宫崎骏足够有种,其他演艺圈的人都不敢直接发声,认为战争是错误的,需要给其他亚洲国家道歉。
她如果来观看这部电影,必然会被记者采访,到时候又尴尬了。
《鬼子来了》当年拿到了评审团大奖,在戛纳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1937》有一镜到底这个噱头,万一《1937》一样拿奖了。
那关于那段历史,又会拿出来说道。
所以河濑直美本不想过来观看,不过朱丽叶相邀,加上作为戛纳的女儿,她一向跟戛纳电影节的正治锶想一致,她便过来了。
她打算看完电影,就立即走人,不接受采访。
默默来,默默走。
电影很快就开始了,长镜头的拍摄的确非常舒服,仿佛是自己进入了电影的画面中,站在主角跟前,看着他经历各种各样的事。
朱丽叶很快就沉浸其中,看的津津有味,她已经忘记了剪接点,忘记了一镜到底。
完全带入了男主角和男二号,为他们的任务担心。
河濑直美刚刚开始和朱丽叶的情况差不多,电影进行了二十分钟,前面一名观众咳嗽,她才回过神来。
她忘记了一镜到底,忘记了剪接点,想的就是电影中的岛国菌人。
说实话那些角色有些讨厌。
她微微皱眉,随后自我安慰,电影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淞沪会战不是金陵大屠杀,事实没有那么糟糕。
一阵自我催眠之后,河濑直美接着看电影。
长镜头的确很舒服,真实感非常足,很容易带入进去。
河濑直美很快就带入了男主角和男二号,她忍不住对电影中的岛国菌人生出了愤怒,厌恶之情。
真的太坏了,在其他国家,肆意烧杀劫掠。
“咦,我怎么啦?”
河濑直美梦然惊醒,她有些惭愧,自己刚刚竟然厌恶岛国菌人。
她是鈤奸吗?
她想了想,随后离开了影厅,去服务台买了一杯咖啡。
她一边喝咖啡,一边回忆《1937》的电影片段。
《1937》的电影镜头主要聚集在男主角和男二号身上,并没有专门的镜头特写岛国菌人。
电影并没有夸大敌人的残忍,甚至没有多少血腥的画面。
但是在长镜头的超强代入下,她刚刚忍不住站在男主角的立场考虑,自然的生出了对敌人的厌恶之情。
她有些害怕,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实力,不会比《鬼子来了》差,万一这部电影像《鬼子来了》一样拿到了评审团大奖。
那么欧洲媒体又会报道那场侵略战争。
尤其是锝国媒体,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法兰西,大波波的谅解。
而岛国并没有做到,他们有优越感。
“我要不要提前回国呢?”
河濑直美想了想,还是回到了影厅,坐下来安静看电影。
不管怎么样,看完这一部电影再走吧。
不过接下来要更加冷静,不要动不动就沉浸其中,免得给人看出异常。
河濑直美对自己提了要求,她希望能冷静的看完电影。
此时的电影已经进展了三分之二,男二号和男一号遇到了岛国菌人,这是一场忽如其来的遭遇战,他们战胜了敌人,不过男二号牺牲了。
男一号绝望,悲伤,惭愧,难过。
此时他遇到了孙丽扮演的女工,带着一个小女孩。
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在战场中坚强的活着。
男一号完成了精神升华,他知道前路艰难,生死难料,但不在绝望,不在迷茫,大步朝着目的地行去。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在一片田野中,一颗大树下,他看到了友军。
男一号没有流泪。
不少观众却是哭了,历经波折,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河濑直美一样很难受。
朱丽叶此时说道:“岛国真的侵略了华夏吗?”
“呃……”
河濑直美愣住了,她想要说谎,但看到好友真诚的目光,以及《1937》带给她不一样的心情,她还是说道:“是的,岛国侵略过华夏。”
不久后,河濑直美与朱丽叶一起离开了影厅,果然有记者守在外边,然后询问她们怎么看《1937》。
河濑直美想了想,随后张口说道:“电影非常精彩,反应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作为岛国人,我很抱歉。”
“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那段历史,认真考虑战争给其他国家带去的伤害,然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518章 金棕榈大奖
“《1937》震撼戛纳,李声耀带欧洲人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
“河濑直美:岛国应该反省,道歉,负责。”
“德尼罗:《1937》是一部伟大的,有创新的,有思想的反战电影,我很荣幸能看到这样的电影。”
“《1937》真的一镜到底,惊爆戛纳。”
“《1937》影响了一大批的好莱坞电影明星,裘德洛,邓斯特都表示重新认识了岛国。”
“岛国外宣认为电影不实,亚洲人民要向前看,不要纠结过去。”
“鍀国可以下跪道歉,为什么岛国不可以。”
……
《1937》在戛纳展映,可以说成为了本届电影节目前为止,引发最大讨论的参赛电影。
一镜到底,反战,几乎找不到的剪接点。
种种因素都让这部电影充满话题。
如果这是一战,二战欧洲战场的电影,或许欧洲人不会觉得特别,毕竟这样的电影,他们看的太多。
更主要的是,鍀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处罚,历史有了定论,大家可以正常谈论这件事。
而关于岛国的侵略战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尤其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
自然而然引来了很多人的讨论。
不少了解淞沪会战的人,还在网络上科普这一段历史。
这件事让很多欧洲人大跌眼镜。
他们还以为看着矮矮瘦瘦的岛国人很温和,没想到这些小矮子如此凶残。
观众关注多,对于制作方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法兰西,鍀国媒体在讨论,内地媒体同样在讨论。
很多媒体都信誓旦旦表示《1937》引发轰动,必然可以拿大奖。
对于这样的话,李声耀自然不会附和,他都是谦虚表示可以入围就是成功。
不过国内的人并不知道戛纳的情况,还以为《1937》拿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少人打电话给李声耀,说是提前恭喜他。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