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1 / 1)
('
感谢你们,你们的存在,让我更加优秀,让戛纳更加优秀。”
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迈克尔回到座位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李声耀。
三十二岁,如果《寄生虫》拿到金棕榈,他将创造一个新纪录。
之前虽然有四位大佬拿到了两座金棕榈,但他们都是相隔数年,没有人能两连金棕榈。
而且李声耀还这么年轻,未来无法想象。
反正戛纳电影节肯定会书写李声耀大名。
李声耀感受到了众人的注视,他心中亦是激动,不过表面平静。
戛纳电影节一样会有冷门,就像是罗马尼垭那对小姐妹一样,谁能想到她们两二十出头就能拿影后。
南尼·莫来蒂不喜欢商业电影。
万一真的毫无所获,别说风风光光领奖,还会成为一个笑柄。
就在此时,一名头发极多,方脸,看着有些憨的老人走上了舞台,这个人就是现今西班芽最出色的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阿莫多瓦朝观众席点点头,随后拆开了信封。
“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寄生虫》,恭喜李。”
所有的目光汇聚过来,仿佛带着极高的气温,热的烫脚。
李声耀正绷着情绪,闻言立即站了起来。
头顶灯光刺眼,他回过神来,随后注意到起身的雷加达斯和韦斯安德森,微笑与两个人拥抱。
“李,过两年戛纳评审团主玺说不定就是你了,到时候给我开后门。”
韦斯安德森开了一句玩笑。
李声耀随后大步走上舞台,从阿莫多瓦手中接过奖杯。
“李,你是这个时代的骄傲。”
阿莫多瓦说了一句,便退到一侧。
李声耀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中央。
明亮的光线,观众的掌声一波接一波,越来越响亮。
手中的奖杯并不是很大,跟成人巴掌差不多大,玻璃中镶了一片金色棕榈叶,不到半斤重。
他举着奖杯,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画面。
《1937》拿奖的时候,他跟《生命之树》的导演泰伦斯·马利克一起站在舞台上。
而现在仅仅他一个人站在这里。
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两个人站这里,心里有些虚,一个人站这里,他感觉踏实许多。
他点了点头,“感谢《寄生虫》的所有创作者,你们是我亲密的伙伴。
感谢来自全世界的热心观众,你们给予了这部电影高度的评价,给了我力量。
感谢主办方以及评审团的朋友们。
我会制作更多好电影。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站在这里,让我们相约戛纳。”
第552章 世界大导演
戛纳是一座滨海城市,这里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自然建了非常多的酒店。
这是戛纳相对于威尼斯和柏林的一个巨大优势。
威尼斯是水城,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船,很多地方甚至没办法通车。
这就导致虽然水上游船非常浪漫,富有诗意,但可以迅速畅通连接的地方太少了。
威尼斯电影节便将主办地放在城市里最大的岛屿——利多岛。
这座岛还有一个外号叫汽车城,并不是因为这座岛生产汽车,而是威尼斯其他岛屿不好通车,只有利多岛面积足够大,有宽敞的道路可以供汽车行驶。
但相对于戛纳来说,利多岛自然没有那么宽阔,还是太拥挤了。
如果是电影节时期,游客众多,经常会塞车。
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制约威尼斯电影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地官方曾经探讨过要不要填埋河道,不过被否决了。
至于柏林,是德國首都,一个政治氛围浓厚的地方,风景一般,没啥特色,上限肉眼可见的低。
综合来看,就地形来说,戛纳是三大电影节中,位置选择最好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酒店,每年的戛纳电影节庆功宴都是各大酒店争抢的项目。
2012年的电影节庆功宴放在了马丁内斯酒店。
这家酒店据说上世界二十年代就开业了,说是酒店,更像是一个庄园。
此时一众名流明星,导演制片们,就在酒店大楼外的草地,尽情享受着美酒美食。
玻璃杯铛铛铛的碰撞声,英语,法语,韩语,汉语,各种语言都有。
空气中飘扬着混杂了法棍的香水味。
酒店草地四周的灯都打开了,长长的桌子,各种各样的糕点,还有各种颜色的美酒。
数百名记者跟过来了,他们在远处端着摄像机,开着闪光灯,咔咔咔咔拍照片。
李声耀面带微笑,他不确定自己跟多少人合照过,没有三百,也有两百五吧。
此时方才知道面露微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不确定自己的笑容会不会很假,只能说尽量真诚。
大概站了四十分钟,他这才得闲,随后坐下来,拿起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就在此时,一身绿色长裙,露着背的郑有美一脸崇拜走了过来。
“前辈,恭喜你。”
李声耀打量郑有美,视线对了一下,点了点头,“谢谢。”
“前辈,我们导演想要拜访你,可以吗?”
拜访而已,需要这么正式吗?
李声耀闻言一愣,注意到郑有美认真的神情,不似开玩笑,这才回过神来。
《在外国》的导演洪尚秀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导演。
他在半岛影视圈,地位应该能排在前五。
在李声耀前世,洪尚秀后来会拿到威尼斯银狮奖最佳导演,以及最佳编剧。
这个人性格孤僻,对于外界的一切都带着深深的戒备,他除了拍电影,很少出现在镜头前。
从来不上综艺,就连电影宣传,都不在意,也就是首映日那天露一面。
也就是他从来不在意电影票房。
当然这人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几年后会出轨金敏喜。
大哥说得对,男人都会犯错。
综合来说,在这个世界,除了美女知己,恐怕只有电影奖项能入洪尚秀法眼。
洪尚秀每年一部电影,必然要参加电影节,不是戛纳,就是威尼斯,柏林。
他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性格,部部电影都赔钱,还能在半岛呼风唤雨,就是他能拿奖。
李声耀想到了一些事,点点头,“当然可以,洪导是我钦佩的导演。”
不久后,洪尚秀领着《在外国》的一众演员过来了,他看着比实际年龄大许多。
他刚刚五十岁,但满头白发,面容苍老,像六十往上的人。
“李导,恭喜你拿到了大奖,你是我们亚洲电影的骄傲,我看了《寄生虫》,这部电影非常棒,一定能震撼整个世界。
这部电影一定能拿到更多奖项,说不定参加明年的奥斯卡,一样可以争夺荣誉。”
李声耀笑笑,与洪尚秀握手,“洪导客气了,你是我的前辈,你的电影我很喜欢。”
洪尚秀闻言,眼睛一亮,随后说道:“是吗,李导,你觉得《在外国》怎么样?”
李声耀并没有看过《在外国》,不过他给郑有美上课的时候,听郑有美说过电影剧情。
当时他就想起来了,他前世看过《在外国》的一些影评。
《在外国》虽然没有在戛纳拿奖,但是业内评价很高,这部电影入选了2012年《电影手册》十佳电影。
“非常棒,这部电影里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很有趣,充满了思考,我非常喜欢。”
洪尚秀和贾科长,南尼·莫来蒂是一个类型的导演。
贾科长的电影主题永远都是大时代下的小镇青年。
南尼·莫来蒂的电影主题永远都是平凡生活下,普通人的种种困境和思考。
而洪尚秀的电影永远都是男女情感中的不安和欲望。
这样深挖一个题材,好像有些单调,但拍的好,可以拿奖。
洪尚秀闻言,激动点点头,转头看了眼身边的几个人,得到了其他人肯定的眼神,这才说道:“李导,谢谢你的认可,《寄生虫》非常棒,等电影上映了,我还会去电影院支持《寄生虫》。”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