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依旧很忙。

三月十六号上午十点,在中影世纪影城,李声耀,韩三萍,以及燕京文化局领导会面。

三个人聊了一些电影圈的事,随后就谈到了四月开始的燕京国际电影节,接着就说到了正事,文化局的领导希望李声耀担任2014年燕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玺。

央视六套摄制组自然在现场,听到了文化局领导的话。

兰羽心情莫名激动几分。

在她看来,这应该是非常尊贵的职位,她觉得李声耀可以答应,这样可以提升逼格。

然而让她意外的事,李声耀并没有立即答应。

后面韩三萍在旁边说了不少好话,燕京文化局的领导同样说了很多好话,李声耀这才勉强答应。

“不应该答应吗?”

兰羽忍不住低声询问。

老刘是圈子老人,比兰羽懂的更多。

“老谋子和李安都当过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玺,凯子哥去年还当了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玺,李导怎么说也该是欧洲三大评委会主玺,他来给燕京电影节当评委会主玺,真的算是给燕京电影节抬咖了,是他给面子,给燕京国际电影节带来逼格。”

华夏只有沪城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

燕京国际电影节是燕京文化局搞的,即不是A类,也不是B类,定位有些尴尬。

的确是李声耀给面子了。

兰羽听到了老刘的解释,忍不住望向李声耀。

见李声耀正在说话,韩三萍和那位领导都不住点头,不禁生出了一股异样的感觉。

这好像是老师在布置功课,学生认真听着啊。

李声耀不过三十几岁啊,但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位,就算是中影集团的老总,以及燕京的文化局领导,都要对他言听计从。

不得不说,太牛逼了。

据说权力就是魅力,此时的李声耀就充满了魅力。

确定了事情,几天后,燕京国际电影节组织方就举办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李声耀成为了这一届的电影节的评委会主玺。

李声耀自然参加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兰羽对李声耀有一个采访。

化妆师迅速给兰羽化妆,动作麻利,兰羽不时望向镜子,她希望自己的状态好一些,免得让李声耀小看。

片刻后,兰羽化好妆,摄影师还兼职布景,完成了采访的场景。

兰羽便正式采访李声耀。

“李导好,恭喜你成为了燕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玺,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我很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当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玺,我应该可以学到很多经验,以后如果我去欧洲三大当评委会主玺,我会更有底气,知道工作程序,不会闹笑话。”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会主玺可不是厕所所长,不是人人都可以当。

换成其他人,就算是凯子哥说这话,人家都会认为他吹牛。

但李声耀这么说,非常自然,让人信服。

兰羽听着李声耀说话,越听越深入,她渐渐完全沉醉其中了。

不知不觉间,她觉得李声耀说什么都有道理,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采访结束,李声耀朝兰羽点点头,便快步离开了。

摄制组组长将兰羽拉到一边,“小兰,别陷入其中,李导跟我们不是一个圈的。”

“我……我有吗?”

“有啊,你刚刚特花痴,就像是小女孩看见偶像。”

兰羽不好意思点点头。

跟拍差不多一个月,她这才理解啥是有名有权有势。

如果华夏影视圈像是好莱坞一样,有一个电影权力榜,她觉得李声耀必然就是权力榜排名第一的人。

这样的人,对于小女生来说,真的就是毒药。

更何况李声耀还那么帅。

兰羽昨晚就梦到了李声耀,她有时候会想,如果李声耀给她一点暗示,她应该不会拒绝吧。

就算没有未来,跟这样的男人在一起,亦是不吃亏。

第623章 新的期待

2014年4月5日下午2点,燕京国贸大酒店会议室。

李声耀走在前边,后边跟着两名助理,以及央视六套的拍摄小组。

他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身边跟着摄制组的人,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

不过一个多月过去了,慢慢就适应了。

摄制组的人仅仅在白天跟拍他,晚上不会拍。

如果晚上要跟着,那他自然不乐意了。

此时他一身西装,显得非常正式,这一次过来,就是与今年燕京电影节评委会的成员们见面。

明天燕京电影节就会正式开始,从明天开始,他们将评选参赛电影,给所有参赛电影打分。

今天先见个面,大家相互了解,接下来共事,不会显得太过陌生。

这一次的评委会人员,除了他自己,还有宁浩,陆川,以及菲利普·伲勒,拉库玛·西拉尼,玛利亚·加西亚,以及安德鲁斯·文森特。

菲利普·伲勒是法兰西导演,编剧,制片人。

拉库玛·西拉尼是印度的导演,编剧。

玛利亚·加西亚是来自意呆利的女演员。

安德鲁斯·文森特是来自西班牙的制片人。

这些人都算不上是最顶级的电影人,毕竟燕京电影节既不是A类电影节,也不是B类电影节,定位尴尬。

一流的电影人不会过来。

要不是燕京方面给的钱多,就算是这些人,都不会过来。

在整个评委会中,李声耀年龄最小,但他毫无疑问是最大牌的人。

此时他走进会议室,其他人立即站了起来。

不等宁浩和陆川两个同胞上前打招呼,几位外国友人就率先迎了过去,表达亲善之意。

李声耀之前参加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倒是认识菲利普和玛利亚,以前聊过天。

其他两个人不认识。

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人家一脸笑容,他便微笑面对。

于是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显得非常好,大家伙似乎都非常乐意做这份工作。

相对来说,宁浩和陆川倒是显得陌生一些。

宁浩跟李声耀非常熟,两个人是一起按过摩的交情,早就向李声耀使眼色了。

陆川则是真的不熟,这位大佬双手抱胸,脸上笑容僵硬,看着对李声耀似乎并不是很满意。

李声耀早就知道陆川的风格,知道这个人就是这样。

别说是他,就算是老谋子过来,陆川都是这副模样。

他并没有在意,与大家伙聊了一阵,随后想到主办方给的意见,便说出了这一次电影节的宗旨,就是要评选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电影。

评委们闻言,大概就知道电影节主办方的意思,纷纷表示没有问题。

李声耀又聊了几句,随后便打算离开了。

就在他想要抬步离开的时候,宁浩喊住了他,“李导,等等我,我跟你聊个事。”

片刻后,两个人一起躺在酒店按摩房,两名魁梧的大姐给他们按摩。

宁浩低声说道:“李导,你这一次有什么计划吗?”

“计划?”

宁浩点点头,“你没有研究过燕京电影节以前的颁奖吧。”

“没有。”

“燕京电影节定位尴尬,他们即想要讨好国内电影人,又想要彰显逼格,所以以前每一届授奖,都是有国内电影,又有国外电影。”

李声耀明白了宁浩的意思,“你是说要照顾国内外的电影。”

“是啊,就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最佳电影,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这几个大奖,要尽可能均衡分配。

李声耀倒是没有觉得不好。

就像是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意呆利那部《罗马环城高速》何德何能拿最佳电影啊?

还不是要照顾本地电影。

只是其他意呆利电影质量真的不行,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推出一部纪录片。

这样的结果,显得威尼斯电影节主办方吃相更加难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