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妥善处理(1 / 2)

加入书签

在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曾在围攻济南时,遭到山东参政铁铉顽强抗击朱棣久攻不下,命人将劝降书用弓箭射入境内。然后济阳诸生高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显然是得到铁铉同意,用弓箭射回城下。

换句话说,其实很多建文朝的文武官员对于建文帝的削藩是不满的。燕王朱棣起兵清君侧的时候,也赢得他们同情。

按照他们的意愿,如果朱棣最终是效仿周公辅成王的例子,那这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但是等到朱棣攻破南京之后,却很快自己登基称帝了。这就让不少文武官员都为之失望,也是方孝孺质疑朱棣,最终导致朱棣恼羞成怒,说是他家事的原因。

这一点,在高贤宁被逮捕以后的表现也能说明一二。

当时朱棣想封他官职,但高贤宁宁死不屈,于是,他派高贤宁的同学纪纲前去劝降。

纪纲与高贤宁在一起读书时,两个人相处很友善。纪纲被老师逐回家后,两个人一直有书信来往。纪纲好言相劝高贤宁接受官职,高贤宁说道“君被学校驱逐,造反故应尔,我食朝廷俸禄多年,决不能负义投降。”

他的言论,就代表很多人的观点。而方孝孺在大殿上的质疑,也是如此。

说起来,就是他们都忠实执行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不违背这个规矩,朱棣只是摄政,那都还行,但是自己当皇帝,那不行!

此时,朱元璋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他当初的决断有问题,没有认清新任接班人的无能,才有了靖难之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