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追光行动(2)(1 / 2)

加入书签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重,大佬们纷纷叹息着,一个个说着难处。

世纪初中国研究光刻机的难处具体有哪些,他们心中都有一本账。

徐端颐首先开口,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首先,高精度的光学系统我们国内几乎是空白,从头发展,三五年内都别想有所成果,依赖进口是唯一的选择。

但一旦我们的光刻机成型,别人很可能不会卖给你的。”

黄令仪接着补充道:“其次,光刻机中的精密机械部件,我们国内的加工精度和质量控制达不到要求。

即便是有了设计图纸,没有相应的制造工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守武也摇了摇头:“再有,就是人才问题。光刻机的研发需要跨学科的高端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我们远远不足。

即便是有心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

严晓浪则是一脸严肃:“还有,就是研发资金的问题。光刻机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而且风险极高。

没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研发工作很难持续进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