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集 悼公之治(2 / 2)

加入书签

孙周忽觉恐惧,便止而不行,召集众卿问道:我乃丧家游子,羁旅他邦,本未指望能够还乡,且敢奢望为一国之君乎但蒙诸卿搜举先君后裔,不得不然。我闻贵为君者,以命令所自出也!诸公若仅以名奉我为君,而不遵我令,则任卿等自为,不如无君。若卿等肯用寡人之命,只在今日,如其不然,更事他人可也。孤不能徒拥空名于上,以为州蒲之续。

栾书等再拜应道:臣得贤君而事,敢不从命!

于是启驾还都。诸卿相谓:此新君绝非旧君可比!

公孙姬周进入绛都,朝于太庙,嗣晋侯之位,是为晋悼公。当初胥童诬谤三郤,说其欲废厉公,迎立公孙周为君,至此一语成谶。

悼公即位当日,即受众卿朝贺之后,便连下数道诏命:夷羊五、清沸魋等,致君于恶,惑乱众卿,罪不可赦,命推出朝门斩首;其家属并胥童诸族,俱都逐出境外,不许在晋国留居。程滑弑君,是为重罪,命碎磔于市。

众卿闻此,皆呼成见,无不惊震。

晋悼公见立威已成,继而册命八卿,分掌四军:中军之将栾书,荀偃为佐;上军之将韩厥,荀罃为佐;下军之将魏相,士匄佐之;新军之将士鲂,魏颉佐之。

画外音:八卿之中,晋悼公既肯定栾、荀、韩、范旧贵族利益,又提拔一批新贵,以为腹心重臣。乃封赐魏相,食采于吕;士鲂,食采于彘;魏颉,食采于令狐;赵武,继承父祖食邑。除开赵武,所拔者略疏治民之才,旨在分化八卿。新兴贵族若欲站稳脚跟,必唯晋侯之命是从。晋国中央集权,在悼公即位第一天,就此完全确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