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阻封泰山(1 / 2)

加入书签

一秒记住【。3。】,

皇帝震怒,终贬裴寂。

历史真相:裴寂依仗高祖之宠,常以开国勋旧自居。然而太原元谋功臣之中,刘文静才能在裴寂之上,又屡建军功,但地位低于裴寂,因而心中不平,醉后口出怨言。刘文静失宠之余,姬妾告夫谋反,本已证明乃属诬告,裴寂却趁机进谗,终使高祖将刘文静处斩,并抄没其家产。太原首义之时,乃是刘文静与李世民合谋,且二人关系极笃,是为布衣之交。刘文静枉死,李世民岂能释怀?裴寂罢官,缘来于此。

裴寂既遭流放,太宗遂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徵守秘书监,使三人共同参预朝政。

房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又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更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

至于宫中台阁规模,皆是二人所定。

太宗每与房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

及杜如晦至,却卒用房玄龄之策。盖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朝野皆称为“房谋杜断”故也。二人却又深自相得,同心徇国,毫无矛盾,亦不相互嫉妒攻讦。

房玄龄虽蒙天子宠待,或以事被责,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唐太宗欲取天下奇才以为己用,除循依隋时制度,实行科举取仕以外,亦命朝中众臣,积极推荐贤士。便在此时,马周登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