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1 / 1)

加入书签

('

我们看到自己,会思考。

我们看到别人,会高高在上,会有距离。

这是文艺片和商业片的重要区别。”

其实就是换一种说法而已,归根结底还是文艺片与商业片在题材上,在制作上不同,给人的效果不一样。

莱奥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问出了他最想要知道的问题。

“李,你怎么看文艺片的未来?”

整个办公室都安静几分,编辑们,以及工作人员齐齐望向李声耀。

外边下雨了,雨水滴滴滴的落在玻璃上,这是晚春的脚步声。

尽管天气更暖和了,但春天要离开了。

李声耀思考片刻,随后说道:“随着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介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弱,个人发声的渠道越来越多,观众会有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好的文艺片,其实更容易获得更高的票房,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我说的好的文艺片,是指普通观众看得懂的文艺片。

一般来说文艺片可以分为商业文艺片,以及艺术片。

艺术片的观看门槛比较高,商业文艺片低的多。

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全看主创的意思。

商业文艺片和艺术片没有高低,都应该发展。

我个人是持乐观态度,我觉得通讯网络的发展,让全世界的观众更加亲近,当有好电影的时候,爱好相近的人,更容易得到相关资讯。

所以我看好文艺片的发展。”

……

李声耀不久后就离开了《电影手册》总部大楼。

莱奥跟着离开了。

德洛姆为首的九名编剧聚在一起,“我们举手表决吧,六月刊封面人物是谁?”

蒂姆伯顿,迈克尔·哈内克,雷加达斯,李声耀一一被表决。

轮到了李声耀,得到了七票。

通过刚刚的采访,让编辑们认识到李声耀虽然年轻,但是一个很了解《电影手册》发展,并且有文艺片情怀的导演。

这样的人值得拉拢。

雅各布想要捧李声耀,他们一样想要捧这样的年轻导演。

毕竟如此年轻的导演太难得了,应该给予更多鼓励。

最近几年,不管是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电影都几乎停滞了,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愿意坚守的人。

只要李声耀不制作纯商业片,他们就愿意接纳他。

第554章 凯子哥服气了

一只金乌扇着翅膀,俯瞰大地。

白云摇摇晃晃,在天空飘荡。

微风轻轻的吹,凉凉的,夹杂了广式早茶的味道。

在九龙岛一家普通的茶餐厅前,一辆汽车缓缓停下来,两名中年男女走出小车。

两人看起来都有五十几岁了。

男人一头长发,个子不高,看着脑袋很大,方脸,戴着一副眼镜,穿着蓝色休闲西装,搭配一条深灰色牛仔裤。

他嘴角时刻都挂着笑,看着像是一个和蔼的人。

不过他从车上下来,就没有平视过其他人,目光一直往上飘。

这个人就是港岛大导演,依靠《十月围城》,《武侠》,《投名状》发家致富,在港岛买别墅的陈可欣。

女人原本留着齐肩长发,此时将头发盘起来了,脸上带着僵硬的笑。

她穿着一件短袖,搭配一条及膝短裙,很普通的长相,像是普通的买菜大妈。

有路人认出他们的身份,她习惯性的挥手打招呼。

这个女人便是周星星的最佳女搭档——吴君茹。

相对来说,吴君茹更接地气,陈可欣对其他人有距离感。

两夫妻一边往里走,一边低声说话,吴君茹语气有些担忧,“也不知阿玉愿不愿意啊?”

陈可欣自信一笑,“你放心吧,我有信心,这一次我肯定能说动她,保证她出山演戏。”

吴君茹撇撇嘴,“昨天晚上你说有信心十分钟,还不是早早投降了。”

“那是意外。”

陈可欣尴尬一笑,压低声音,“最近太累了,等我休息一段时间,一定能恢复过来。”

片刻后,两个人来到了茶餐厅二楼,看到了留着爆炸头,瘦瘦的,双眼依旧年轻灵动的张曼钰。

张曼钰看着非常瘦,甚至有些不健康。

不过她息影后,全世界随便跑,还去发唱片,在伦敦,巴黎,港岛都有很多房子,远比吴君茹潇洒。

她的眼神依旧充满好奇,整个人状态很活跃,很年轻。

吴君茹和张曼钰年龄差不多,她有时候看到张曼钰,会疑惑自己这样活着会不会太累了,是不是要学习张曼钰那样生活。

不过想到张曼钰,王祖贤当演员时期,赚的比她更多,现在有资本潇洒。

而她暂时不行,便熄了这个心思。

“阿玉,久等了。”

陈可欣夫妻坐了下来,与张曼钰热聊。

三个人早就认识,关系还不错,陈可欣夫妻比较忙,平时没时间聚会,此时坐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等早茶上桌,陈可欣吃了一笼小包子,感觉肚子有点饱了,这才端起茶,美美喝了一口,接着对张曼钰说道:“阿玉,你休息了好几年了,要不要出来做点事,现在内地电影市场很大了,出现了六七亿的国产片。”

陈可欣已经完成了《华夏合伙人》的制作,就等着暑期档播放。

尽管这部电影还没有大规模公映,群众口碑还没有出来,不过他感觉很好,中影的高层看过成片后,亦是非常满意。

陈可欣从《华夏合伙人》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那些历史大片,或者是武侠片,歌舞片,都不能触动内地观众的情感G点。

想要电影大卖,必须要拍摄一些接地气的电影。

关于下一步电影,他已经有一些想法,他打算邀请赵燕子,黄博这样的内地人气演员。

此外他还想要找张曼钰过来,作为新电影的噱头。

张曼钰闻言,微笑摇头,“没有看到感兴趣的故事,暂时不想演戏。”

她息影后,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剧本,包括老谋子曾经找过她。

不过全部给她拒绝了。

作为一名拿奖拿到手软的演员,她挑电影的眼光还是非常高的。

最近这几年送来的故事,在她看来,都太普通了,没啥意思。

陈可欣与吴君茹对视一眼,随后尽量真诚说道:“阿玉,我要准备一部新电影,讲述失去孩子的父母寻找孩子的故事,你帮帮我。”

张曼钰闻言一愣,“你需要我客串吗?”

毕竟有人情,帮忙的话,角色合适,她愿意客串几分钟。

陈可欣摇摇头,“我想邀请你演一个重要角色。”

“这个角色是什么身份?”

“内地的一名中年妇女,失去了孩子,想要把孩子找回来。”

张曼钰闻言,面容稍稍僵硬,她演技好,能演阮玲玉,能演金镶玉,还能演李翘。

很多人说她是百变影后,但张曼钰很清楚,演员终归有局限性。

她个人气质比较偏都市,让她演乡村妇女,她就演不来。

她从小在大英长大,后来回到港岛当演员,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城市姑娘,对于内地乡下人的生活,她真的不了解。

如果给她一两年时间,让她认真观察,或许没有问题。

但这个角色没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她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准备。

陈可欣见状,接着说道:“阿玉,我们以前合作过《甜蜜蜜》,你知道我的风格,我的电影绝对能保证质量,我这么多年,做电影都是兢兢业业。”

张曼钰笑笑,“陈导,我当然相信你的能力,不过……我对内地乡下的女人,了解太少了,我没办法胜任。”

陈可欣听到张曼钰的话,打算说出自己想到的大招,“阿玉,你的演技肯定没有问题,我并不是马上要开机,要等四五个月,你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这部电影拍好了,我们去竞争金鸡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